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——西安经开第六小学传统文化校本课程《古诗里的节气》第二期


各位同学,大家好!我是三年级一班的谢老师。六小传统文化校本课程《古诗里的节气》又与大家见面了。今天,我们要分享的古诗是《春夜喜雨》,这首诗描写的是雨水节气。

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。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,太阳黄经达330度时,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。此时,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雨水节气时段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,到3月4日或5日结束。雨水和谷雨、小雪、大雪一样,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。

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:“一候獭祭鱼;二候鸿雁来;三候草木萌动。”

一候獭祭鱼: 进入雨水,水獭逐渐活跃起来,它们有个古怪的习性,喜欢把捕捉到的鱼排在岸边,看起来像先祭拜再进食一样。

二候鸿雁来:雨水五日后,大雁感知到春信,排好“人”字形,动身从客居的南方飞回北方。

三候草木萌动:在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春雨中,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、腾而开始抽出嫩芽。从此,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诗圣杜甫的《春夜喜雨》就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。

《春夜喜雨》是杜甫在公元761年(唐肃宗上元二年)春天,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。他亲自耕作,种菜养花,与农民交往,对春雨之情很深,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、润泽万物的美景。此诗运用拟人手法,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,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、滋润万物的春雨。诗中对春雨的描写,细腻生动,绘声绘形。全诗意境淡雅,意蕴清幽,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,是一首传神入化、别具风韵的咏雨诗。

全诗的意思是:好雨最懂得选择适宜的时间,在万物复苏的春天时节促进植物的萌发生长。夜里它伴随着柔和的春风,悄无声息地滴落在大地上,使万物获得了滋养。雨夜中,极目四望,只见野外黑茫茫一片,浓浓的乌云笼罩着田间小路,江面上渔船中闪烁着的点点灯火显得格外明亮。如果天亮后,再看那带露水的娇艳花朵盛情绽放的样子,整个锦官城就会成为一个花的海洋,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。

这一期的《古诗里的节气》就到这里,欢迎收听下一期——惊蛰。